今天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工大人要铭记这位先生
他是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他开创了我国宇航工程科技教育的先河,
他用一个“甲子”的坚守践行了入党誓言。
潜心治学厚德载物后世楷模
毕生耕耘志在航天谱写华章
“为航天而生、
为航天而去”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陈士橹。
五年前的今天,在首个“中国航天日”,陈士橹院士溘然长逝。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举行了陈士橹院士塑像揭幕仪式,缅怀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德风范,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激励全校师生增强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
为陈士橹院士塑像揭幕
(从左到右分别是:陈士橹院士家属代表陈立怡,陈士橹院士弟子代表袁建平,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有,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晓)
师生代表敬献花篮并鞠躬致敬
陈士橹院士弟子代表祝小平发言
航天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孙冲发言
航天学院学生代表尹豫皖发言
陈建有发言
在陈士橹院士塑像揭幕仪式上,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有表示,陈士橹院士的精神历久弥新,相信先生的精神和品格将继续影响和激励更多的师生,把先生所开创并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揭幕仪式结束后,学校举行了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原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陈士橹院士传记《剑指苍穹》的主要作者、学校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鲁卫平老师,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张英群,航天学院教授王志刚,陕西省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校友冯歆通过分享陈士橹院士的往事,从陈士橹院士对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工作和生活中的优良作风、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等多个角度讲述了陈士橹院士用毕生精力为我国航天教育事业拼搏奉献、鞠躬尽瘁的生动事迹和宝贵精神。
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在场师生无不为陈士橹院士的事迹动容,纷纷表示我们要铭记这位先生,将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坚定理想信念,勇攀科技高峰,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今 天
让我们一起倾听陈士橹院士“一个甲子的坚守”
少年立志航空救国
1920年,陈士橹在浙江东阳出生。
年少时期,目睹了日寇飞机轰炸家乡的惨烈,陈士橹产生了强烈的“航空救国”想法。他说“要是我们也有飞机、有空军,日本人就不敢这么狂妄!”
毕业后,他放弃了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坚定选择了学习航空类专业,先被重庆中央大学航空系录取,后又考入当时更负盛名的西南联大学习航空知识。在报国热忱的驱使下,陈士橹发奋读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
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1956年3月,陈士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他写到:“要在科研道路上做出一份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他一生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上世纪 50 年代,国家建设急需人才,他留学苏联,在莫斯科现场聆听了毛主席那场著名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深受鼓舞的陈士橹,仅用两年时间获得了一般学生需要3至4年才能获得的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成为在该校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他创建的简捷计算机动飞行的气动性能新方法,为苏联学者所重视,被专家称为“陈氏机动飞行算法”, 并在我国超声速战机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壮年建航天保航天
1959年,华东航空学院从南京整体西迁至西安。留学归来的陈士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同来到西安,创建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开创了我国宇航工程科技教育的先河,这也使他成为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的导弹设计、研制工作刚刚起步,资料稀缺,工程技术人员力量薄弱。陈士橹主动与航天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帮助解决实践难题。受钱学森委派,陈士橹参与到我国刚起步的导弹研制中,成功地将理论应用于航天工程实际,扫除了飞行器液体晃动等一系列阻碍航天器发展的“拦路虎”。
1964 年前后,宇航工程专业面临被“撤并”的窘迫状况。此后十余年,陈士橹奔走呼吁,获得钱学森的支持。陈士橹曾回忆说,“钱学森先生当时说过,‘很多人都说要把你们宇航工程系撤掉,但我是赞同你的,宇航工程还是国家急需的专业啊!’”
经过陈士橹与学校的共同努力,西工大宇航工程系成为当时全国航空院校中唯一没有被“撤并”的宇航院系,保留了我国航天教育与科研事业的“火种”,这支力量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家航天大发展的主力军。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20世纪80 年代末,在我国第一代捆绑式火箭研制过程中,在没有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陈士橹带领团队,经过 18 个月夜以继日的仿真验证,建立起动力学模型,最终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1992年,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每次故障仿真试验耗资都在千万元以上,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委托陈士橹团队开展仿真技术攻关。他力主让青年教师挑大梁,以唐硕为技术负责人,团队开发的故障仿真软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功“护送”神州系列飞船顺利飞上浩渺的太空。
1994年,因在飞行力学领域的杰出成就,陈士橹当选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可以说,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成为了他一生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入党60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词和对党的庄严承诺。
坚守教育事业
陈士橹是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严谨治学、潜心育人,长期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
60多岁坚持给本科生上课,90多岁还亲自指导研究生,他以崇高的师德风范影响了一代代学子。年过八旬时,他为自己定下规矩:每天至少写 500 字的学术思考,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病重前。
他培养的我国第一位飞行力学博士袁建平回忆说,读博期间,陈士橹要求他每两周提交一份书面材料,以便提出进一步指导意见。
陈士橹常说:“每个学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星,如果能让自己出彩一点,整个星空就会更加灿烂。”他一生培养了56名硕士、博士,学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的权威专家,不少人成为我国航天和国防科技领域的带头人。
培育良好家风
陈士橹在事业上追求卓越,但在生活中却朴实无华。
一件西装,缝缝补补,穿了30年,几乎出席了他生命中每一个重要场合;家中使用至今的陈设,都是他从南京带来的旧家具。
他对待自己节俭至苛刻,但对他人,却慷慨无私。无论是校内的困难家庭,还是故乡浙江东阳老家的群众,只要有需要,他都解囊相助。
弥留之际,在家庭和子女的支持下,他将毕生积蓄馈赠学校,反哺自己奉献一生的教学与科研事业。
2016年4月24日,我国第一个航天日,航天强国的梦想振奋国人。
晚上,久病在床的陈士橹特意穿上正装,戴上他从不喜欢的助听器,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了当天相关活动的新闻报道,还和儿女们兴奋地讨论了几句。
当晚,怀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忠诚与热爱,陈士橹溘然长逝。
陈士橹身上所体现出的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航天、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严以律己、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勤勉质朴、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将始终引领着新一代西工大人在祖国的三航领域勇立潮头、追求卓越,担当作为、大放异彩,续写“西工大现象”的崭新篇章。
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西工大围绕“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的主题,组织策划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参观航天四院401所
“我以我身绘星辰”接力跑
参观航天六院11所
航天科普教育活动
翱翔青年云讲堂
除了以上教育活动,4月24日至29日,航天学院将举办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送讲活动,由学生党员承担讲解工作,校内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团支部和学生班级均可以预约。
宣讲地点
启真楼一楼大厅
讲解联系人
马菁春(13847652952)
杨世成(17691105701)
预约二维码
另外,4月28日,学校将在长安校区教学西楼D100举行“红心向党,筑梦航天”主题演讲比赛。
活动将围绕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航天领域涌现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等开展演讲比赛,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参加。
★
往 期 精 彩
★
来源丨航天学院
文案|赵勇、雷鸣、高戈、付怡
图片丨卢迪、司哲
视频|司哲
编辑丨余佳洁
审核|韩冬、雷军
西工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您的投稿
邮箱:3443473283@qq.com